7月9日,广州市科技局、天河区科工信局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办了科技创新法规政策宣传系列活动启动暨《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下称《条例》)宣讲会,这是《条例》实施后举办的首场宣讲活动。活动采用主会场面授、年内还将有系列重磅政策发布。各区分会场线上参加的形式举办。
为衔接落实《条例》内容,广州市科技局围绕《条例》梳理和构建了新时期“1+5+N”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并将以此为框架,抓好政策文件的设立、修改和废止,不断丰富和完善广州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增设系列免责条款推进“放管服”改革
广州市科技局副巡视员李洪庆在致辞中指出,《条例》的修订思路和谋篇布局与广州“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完全吻合,是未来广州科技创新工作的总纲,引领和推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广州市的科技政策是相对完善的,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很多的政策都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李洪庆谈到,今年以来,广州市科技局重点加强了政策的宣传和精准推送,力求科技政策能够看得到、看得懂、落得实,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创新人才来广州创业发展。
活动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谢惠加教授对《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进行解读。他认为,《条例》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作出系统性和制度性的安排,全面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相比原《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条例》删除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专章,新增了系列免责条款,对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有效举措如科技经费使用包干制和负面清单等均予以吸纳,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同时,《条例》突出广州优势和特色,明确了广州科技创新轴、“一区三城”等空间承载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支持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领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此外,《条例》针对广州地缘优势,增设《区域和国际保护》一章,就广州市开展区域与国际合作总体要求、如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等内容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符合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要求。
广州年内预计出台多个重磅科技政策
启动仪式上,广州市科技政策宣讲服务团成立,广州科技政策宣传队伍不断扩大。李洪庆代表广州市科技局,向承担广州市科技政策宣传服务工作的广州市科技交流馆有限公司、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协会授予“广州市科技政策宣讲服务团”团旗。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李洪庆为启动仪式致辞。
广州市科技局接下来将重点组织好《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的贯彻实施,针对《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的具体条款,对“1+5+N”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做进一步完善,年内预计出台几个较重磅的政策,例如:
出台《关于促进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暂定名)》,进一步推动广州新型研发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
出台《广州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从鼓励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提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牵头申报各级重点研发计划等方面设置扶持措施;
出台《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探索通过“赛评结合”的方式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开展评价和奖励。